信息化唱响地质环境监测“好声音”
董慧 李春阳
在地质环境监测的舞台上,有这样一位名为“信息化”的“学员”,它天生就属于这个舞台,一上场便征服了所有地质环境监测领域的“导师们”,众人纷纷按钮亮灯为其转身,力邀其加入地质环境监测的队伍;而与地质环境监测的结合,也使得信息化得以纵情唱响自己的“好声音”。
对于信息化在地质环境监测领域的不俗表现,记者走访了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信息室,听信息室喻孟良副主任讲述他们与这位人气与实力兼备的“学员”,在日常工作合作中的点点滴滴……
身在后方,统筹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
“我们基本上很少到地灾一线去直接参与应急,更多的是为地质灾害应急专家提供地质环境信息支撑服务。像今年芦山地震后,宝兴县冷木沟成为了一个典型的泥石流沟,在五月份强降雨开始的时候,就需要一套地质灾害监测信息平台来实现对冷木沟三个泥石流口的动态监测,信息室就负责集成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在实际运用中,该平台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刚搭建完成的第二天就监测到了险情,使得500多受危群众安全转移,避免了生命、财产损失。”这是采访伊始喻孟良副主任与记者分享的一个具体应用实例,从中我们也对信息室的工作有了一个大体印象。
按照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的三定方案,信息室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信息建设及服务,承担全国地质环境监测数据的接收、汇总、分析、处理和综合研究。
喻孟良副主任将职责具体地讲解道:“比如,我们为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土资源部提供服务,以年或月为单位定期向社会公众公布灾情通报,以及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在内的地质灾害的受灾情况;地下水方面,会把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点信息,向社会公众实时动态的发布。”
“目前来说,信息室不仅是要完成整个业务的日常网络维护、信息管理和软硬件设备的管理工作,同时还要负责整个地质环境领域的相关的数据库的建设,以及相关软硬件的开发和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其实,总体来讲,信息室的这些工作都是围绕着从全局角度统筹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来开展的。
试点先行,地质环境信息化的特色路
十五、十一五期间,国土资源地政“一张图”、矿政“一张图”基本建成,而地质环境“一张图”由于涉及面广、信息分散等原因,进展缓慢。但是,通过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的开展,积累了海量地质环境数据;同时通过地质环境监测示范区建设和预警预报工作的开展,初步搭建了地质环境信息化网络环境,为地质环境信息化工作奠定了基础。
作为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参与者,喻孟良副主任更多的是放眼当下,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如今的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
“十二五伊始,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便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开展的如火如荼。2011年编制了《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和《国家节点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国家级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工作。到2013年,国家级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基本完成,目前编制了《国家级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成果推广应用方案》,并已经在重庆、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河南、湖北7个省开展了推广应用工作。”
“这是一项从局部试点到全国推广的工作,如今方案中推广的第一批是7个省,第二批计划是14个省。但是也要注意到,每个省实际情况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每个省的侧重点不一样。比如四川、贵州、云南属于地质灾害多发省,那他们的侧重点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北京、上海属于地下水问题突出的地区,地下水的治理工作是他们的当务之急;而像山东、山西这些矿产资源大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对他们来说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所以每个省拿到全国建设方案后,都会根据本省实际情况,编制本省信息化建设方案。”
“此外,今年5月国土资源部也推出了《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方案》,这个方案是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协同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联合编制的,方案制定主要目的一是明确整个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即实现四级体系地质环境的互联、互通,数字资源充分共享;二是明确建设思路,建设的过程中要重点先行,比如地质灾害比较迫切,那就先以地质灾害为重点开展整个信息化的建设工作,而其他领域包括地下水、矿山地质环境、水土地质环境等相关领域逐渐跟上;而从应用的省份来说也是如此,地质灾害多发的省份先推行,下一步再推到地下水问题比较严重的省份。”
多管齐下,信息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我们一直在推进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依托多年来积累的海量地质环境数据,开展地质灾害、地下水、矿山地质环境、农业地质、城市地质、地热、地质遗迹等专业数据库的集成和整合工作,按照采集与监测、分析与预警、决策与处置的总体思路,整合了各类地质环境信息资源,构建了国土资源数据中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级地质环境数据分中心,从而也促进了省级地质环境数据分中心及地州、县市级数据节点建设;建立并且完善了地质环境信息化管理体系,整体提升地质环境信息的采集与监测、分析与预警、决策与处置能力和服务水平;此外,还建设了系统一体化、数据集成化、信息综合化和成果可视化的‘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平台’,从而实现了全国地质环境信息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虽然也开展了大量信息化建设工作,但都是以项目的形式来进行的,导致一个项目只会对应一个数据库,难以联合应用,而且标准和规范不统一,数据库都成了一座座独立的“信息孤岛”,制约了我们信息的服务能力。所以,为了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在统一框架下,我们开始研发‘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平台’,目前在国家级层面已基本建成,7个试点省也部署实施了整个地质环境信息平台,我们的信息服务能力也确实得到了提升。”
迎难而上,不因困难止步不前
当然,做任何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尤其对作为把握时代脉搏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来讲,更是“风雨重重”,在资金、人才主要是专业人才方面尤显捉襟见肘。
“一是没有专项资金,国家级节点的建设是通过整合各矿产资源评价项目中信息系统建设的部分资金,一方面要按照《国家级节点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进行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完成各矿产资源评价项目的实际工作需要,工作量巨大;二是信息化工作人员匮乏,从国家级层面来讲,信息室目前就9个编制,其中还有一半的人员要从事网络、信息安全及系统运行环境运维管理工作,每个同志承担了巨大的工作量,真正投入到国家级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具体到省级节点,各省情况不一样,但都处于信息化人员匮乏这种状态;三是具有地质环境专业背景的信息化人员匮乏,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工作,不能只靠搞信息技术的计算机专业人员,更需要具有地质环境专业背景的信息化人员。”
“因为我是有水文地质背景的,在这个基础上学的地理信息系统,所以我在培养具有专业背景人才的问题上很有感触:信息化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计算机人员来开展,更需要一些专业的业务人员来参与其中。这两年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使得各级领导也逐渐认识到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也不断在扩大信息化建设的队伍,招进了一批刚毕业的研究生,主要是GIS这个领域的;就我们院里来讲,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每个业务部门都有一个指定人员来配合整个信息化建设工作,这个工作正在不断推进。另外,信息室平均每年都会安排10余人次参加信息化技术及管理类培训,因为作为一个国家级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者,如果对基础建设功能都不能深入了解,那么在整个工作开展过程当中肯定会受影响,所以我们每年都会派人员去参与培训工作。”
3S技术,结合实际才能应用更好
谈地质环境信息化,3S等地理信息技术自然不能绕过,更何况在这方面3S技术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遥感应用技术方面,基于数字金字塔技术,集成整合了全国15米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和30米分辨率的DEM数据,同时我们还整合了重点地区例如三峡库区、地震灾区、地质环境监测示范区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另外,我们也开展了遥感技术在地质环境各专业领域的调查、监测和综合分析方面的应用。目前来说我们建立了国家级的地质信息中心,那么这里边就包含了现有的遥感影像数据,包括1:20万的矢量地质图,1:50万的环境地质图,以及1:20万的工程地质图等相关的专业图件。这样,我们在应急过程中就能够针对受灾区域实施动态的切片处理,为应急人员提供数据服务。”
喻孟良副主任认为,GIS是整个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主要应用于数据采集、处理、综合图件制作、专业分析等方面。“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国家级地质环境业务部门主要应用ArcGIS软件和MapGIS软件,实现对原始数据的分析、加工、处理和出图工作;而在省级地质环境业务部门,主要应用MapGIS软件完成数据的生产和专题图件、成果图件的制作工作,同时也利用MapGIS做一些数据中心与共享服务的建设。一线工作人员更熟悉MapGIS,像以前我们实验调查绘制的综合评价图、预防分析图等,都是用MapGIS软件做的,无论哪种软件,说到底都是为了地质环境、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服务的。”
采访中,喻孟良副主任对于GIS技术的应用前景,表现出了非常乐观的态度。“前面说了,国家目前非常重视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内涵,其实就是高效、快速、节能,我认为GIS技术正契合了这几点,在信息化中的应用会是很广阔的。GIS技术拥有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和空间展示能力,并且GIS技术也渗透到了很多领域,比如在交通领域,人们现在已经习惯了去某地之前先查一下导航;国土领域,国土资源信息化就讲‘三张图’,一张图叫‘地政一张图’,就是土地,‘矿政一张图’是矿产资源,以及‘地质环境一张图’,这“三张图”实际就是GIS技术的展示——在一张统一的“地图”上,展示我们的国土资源信息化成果。GIS技术肯定会在地质环境领域大有应用前景,但这个也要结合我们实际需求,能够结合的越好,那么发展的也会越好。”
相关链接:http://www.cehui8.com/news/yejie/20131024/274.html